新闻 I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与低碳发展圆桌论坛”
会议资料下载 Workshop Documents Download:
1. 会议总结Summary
2. iCET安锋博士演讲稿 Dr Feng AN’s Presentation
3. LowCVP Gloria Esposito 女士演讲稿 Ms Gloria Esposito’s Presentation
4. 中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发展年度报告2014 CAFC Report(中文)
5. 参会人员名单 Attendee List(中文、English)
6. 会议日程 Workshop Agenda(中文、English )
	 
    
2014年8月15日上午,在能源基金会中国、英国战略项目基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及联合国环境发展署的大力支持下,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在北京举办“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与低碳发展圆桌论坛”。50多位来自国家工信部、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研究机构、汽车企业及国际组织等代表参会讨论。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非政府机构参与中国乘用车燃料经济性标准体系开发,自2006年开始,连续七年跟踪研究中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实施现状、趋势,并向决策部门提出达标政策建议。在本次会议上,iCET名誉指导主任安锋博士发布了《2014中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年度报告》,他指出:燃料经济性标准与政策的实施是提高车辆燃料效率、促进汽车技术升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最有效途径,“十一五”、“十二五”十年间,中国乘用车百公里燃料消耗量共下降2升,而“十三五”四阶段目标要求五年下降2升,以达到2020年5.0 L/100km目标,压力比欧美日均大,进口车企业和大型车生产企业的压力尤甚。iCET报告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额度优惠、循环工况外先进节能技术额度补贴对四阶段的实施最大可产生50%贡献,但也增加了四阶段达标实施的不确定性。
英国低碳汽车合作伙伴(LowCVP)项目主管Gloria Esposito女士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英国燃料经济性政策管理与低碳汽车发展的经验,她指出,好的政策必须具备大量的事实证据与数据作为支撑,要推动低碳汽车市场发展,必须通过汽车行业、燃料行业及政府机构等多方协作才能成功。
全国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原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司长白荣春在会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挑战——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减排,均与汽车产业紧密相连,而改善交通结构、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传统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应将并肩成为解决汽车与经济发展矛盾核心路径。而燃料消耗量管理需要惩罚与鼓励相结合,汽车额度交易可向碳交易靠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原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李万里在会上肯定并赞扬了iCET工作,并高度评价这是“一部科学严谨的优秀的报告”,完全赞同报告对当前形势评价估与对未来的预测,他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在生产、市场和全球化三大要素的全力推动下,实现了十年的高速发展,虽然近期三要素发生了变化并产生了内外矛盾及困难,但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仍然具备实现由大到强的必要条件,他还指出,自主品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任重道远。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中国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准体系的总构架师金约夫认为iCET的报告具有三大重要作用:监督标准与政策实施效果、影响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对政府层面研究进行有效补充。金约夫还指出中国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层面出了很大的问题,如进口车没有人监管,缺乏管理办法,强调了商用车燃料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管理控制极其重要。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姜克隽博士提到在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的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中,未来交通政策力度也将根据总量多少来确定,在大帽子确定的前提下,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手段,迫使加快技术革新速度。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产业协调处处长周晓岚表示,中国汽车的节能管理工作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包括标准体系的建设、申报平台的搭建、标识管理办法等,目前加强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也正在会签当中,还有一些节能优惠政策也正在制定当中。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以及汽车企业的同事均对汽车燃料经济性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管理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