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I

iCET联合举办中美清洁交通政策与技术高峰论坛

点击下载iCET所作加州零排放汽车信用积分交易机制设计及实施经验PPT

点击下载会议速记


       2014年12月10日,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联合北京节能环保中心(BEE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在北京举办“中美清洁交通技术与政策高峰论坛”,北京市发改委、交通委、科委、环保局等政府部门,以及美国驻华大使馆能源部,中美汽业企业代表等近60位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论坛主题为推动中国零排放汽车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自2013年开始向中国大型电动汽车推广示范城市引荐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信用积分交易机制,旨在引导中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框架,实现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以及基础设施发展的目的。本次论坛是iCET向北京市推荐该项目的良好开端。

       iCET清洁交通高级项目经理Maya Ben Dror女士介绍了加州零排放汽车信用积分交易机制设计及实施经验,呼呼在中国建立类似市场机制,实现多方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进程,同时提出了中国零排放汽车市场机制设计方案建议,及在中大城市示范实施方案建议。iCET总裁安锋在会上表示,要想发展包括电动汽车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必须要引入真正的市场机制。他介绍,尽管当前很多城市和中央政府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但是当新能源汽车数量到一定程度下,不可能持续不断的补贴。“如果2020年政府补贴取消了,大幅下滑的话怎么办,这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你规定了一个基准线,零排放汽车的要求是逐年提高的,这样的话这个企业超过零排放汽车的指标要求可以卖它的信用积分或额度,那些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则需要罚款或购买这个信用积分。这个跟国家建立碳市场的交易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市场的交易给碳这个价,不能政策上说这个碳多少钱。”。零排放汽车积分交易机制也将基于市场来开展,积分价格由供需决定。

       在本次论坛上,来自中方与美方的专家、学者和政府代表为推动北京新能源零排放汽车发展,实现APEC蓝献言献策。

       北京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处长许心超介绍了北京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与方案,他认为,现阶段将实际的技术现状和需求融为一体,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及需求培养。“希望基础设施和消费者的需求融合在一起,需要一个时间,需要一个过程,不是政策一出台就可以做到,这需要磨合。”

       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总工王书灵总介绍了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所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她提到北京市已制定一整套交通节能减排的量化考核指标,这需要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全体公民的协同合作,共同实现。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政策分析师刘明明介绍了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以及如何真正地在发展过程中实现零排放的途径,她提出了要综合性的推动电动汽车能效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结合电动车和能效项目进行教育和宣传计划,是要协调汽车充电设备安装和建筑和停车场建筑的能效升级,进行客户的教育和宣传,以确保充电发生在非高峰时间等七条建议。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毅势则也提到了当前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目前之所以很多运输企业不愿运营新能源汽车,是因为其成本高、里程短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常规公交车行驶三百公里左右,远高于新能源汽车里程。他建议下一步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上,通过新能源汽车租赁等形式一边培养市民的使用习惯,一边探索新能源车最佳的使用方式。

       美国能源署中国清洁能源项目副主任傅维君女士提及在中美清洁能源研究框架下,过去四年在清洁汽车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未来的研究将主要集中于先进电池,先进生物燃料、清洁燃料、轻量结构、汽车电网结构等六个领域。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书记陈光明表示中美双方机构在清洁交通技术与政策上的合作,对切实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会后,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总裁安锋博士与北京市发改委、交通委、科委、环保局等政府部门负责人交流沟通了在北京建立零排放汽车市场机制方案的可行性。



iCET创始人、总裁安峰博士(右一)作为大会特邀主讲嘉宾出席会议


iCET清洁交通高级项目经理Maya Ben Dror女士在论坛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