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产业与市场研究与分析
研究报告
城市交通排放核算:私家车——政策建议简要(2016年4月 / 清洁交通项目 / 中英文)
中国城市交通排放计算工具(CUTEC)私家车V1.0版由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清洁交通变革团队在项目一期联合英国E4Tech公司共同开发,用来支持城市规划者与决策者基于数据结果进行有效的地方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决策,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功能,如梳理当地交通拥堵。CUTEC开发过程中与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多次讨论与信息交换,并基于开发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完善决策过程。CUTEC项目由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RBF)、英国战略繁荣基金(SPF)和布莱蒙基金会(BMF)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城市交通排放计算工具CUTEC PV v1.0版(2016年3月 / 清洁交通项目/ 中英文)
中国城市交通排放计算工具CUTEC(PVv1.0版)由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清洁交通变革团队在项目一期联合英国E4Tech公司共同开发,用来支持城市规划者与决策者基于数据结果进行有效的地方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决策,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功能,如梳理当地交通拥堵。CUTEC设计成为一个开源软件,为EXCELL表格工具,可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条件与使用者要求或目标进行设置与计算,为免费工具。目前1.0版本仅覆盖私家车,并以深圳市为示范城市,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了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等机构的支持。CUTEC项目由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RBF)、英国战略繁荣基金(SPF)和布莱蒙基金会(BMF)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电动汽车消费者购买偏好调查分析(2016年1月/清洁交通项目/中英文)
据2015年最新数据统计,中国在连续六年称雄世界汽车市场之后,又问鼎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但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仍在较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财税补贴和牌照出行政策优惠,对其长期发展并不利,现阶段普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和了解的欠缺,是电动汽车又一不利发展因素。通过设计贴合中国本土市场的电动汽车消费者购买偏好问卷并对其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本报告总结了现阶段中国消费者的电动汽车消费和支付意愿现状,有助于企业和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电动汽车在中国的私有化市场进程。
BestEV:中国首个电动汽车众评体系设计 (2015年12月 / 清洁交通项目 / 中英文)
为降低交通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但国内消费者仍然缺乏对电动汽车较为全面的认知。基于此,iCET设计了中国首个电动汽车众评体系——BestEV,通过综合考察国内外10个主流汽车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经过Delphi法两轮意见征询和最终的专家咨询会,确定了BestEV第一阶段评价指标及权重,并对具体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BestEV方法学科学、公开、透明,旨在帮助消费者选择性能优良的电动汽车,加快电动汽车的私人化市场速度,同时激励制造商生产和提供更多优质的电动汽车产品。
2014-2015年度国际生物燃料政策进展 (2015年12月 / 清洁交通项目 / 中文)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不断下跌,对生物燃料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由于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持续升级,各国政府仍然对生物燃料产业保持积极态度。本报告总结了2014年以来,包括美国、欧盟、巴西和中国等经济体在生物燃料政策方面的最新进展,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iCET在生物燃料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积极参与国内生物燃料政策法规的制定,以推进清洁低碳交通燃料的发展。
2015中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发展年度报告(2015年11月 / 清洁交通项目 / 中英文)
2014年底,批准通过了乘用车燃料经济性四阶段标准,并于2016年正式实施,将成为史上最严苛的标准之一;iCET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参与中国乘用车燃料经济性标准体系构建与实施评估的非政府机构,自2006年开始,连续跟踪研究中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实施现状、趋势,并向决策部门提出政策建议。本报告是iCET第五次公开发布,将对2014年企业燃料消耗量达标、四阶段国家目标实施、额度积分、新能源汽车对CAFC贡献等进行了分析。
城市交通排放计算——私家车(2015年10月 / 清洁交通项目 / 中英文)
中国城市交通排放计算工具项目旨在评估城市交通排放水平,分析不同政策措施影响 及有效性,本报告是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报告旨在介绍城市交通排放计算工具,并评价现存建模方法有效性。本报告对各类城市交通排放计算工具进行了综合分析。不同的交通政策的制定基于不同目的和目标,计算工具则能够为多层面决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报告目标是为乘用车运输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城市污染物减排政策提供背景支撑,但该计算工具将同时潜在地影响:(I)政策对车队结构的影响评估,(II)政策实施效果预测,以及(III)车辆技术及出行行为的影响。除了交通规划之外,交通排放计算工具可为排放清单数据库提供数据来源(报告的必要要求),进而有助于空气质量模型的建立。
2015中国绿车年度报告(2015年9月 / 清洁交通项目 / 中英文)
本报告基于中国绿车评估体系对2014年度工信部公告车型进行绿色得分与雾霾指数评估,针对九个细分车型与畅销车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其中,评估参数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耐久性测试值由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提供,进一步增加了榜单的权威性与科学性。2015中国绿车年度报告中除了评估车辆的绿色得分和雾霾指数外,还增加了燃料成本指标,旨在从环保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对车辆进行评价。报告将2014与2015年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反映了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实际油耗与工况油耗差异简析(2015年7月 / 清洁交通项目 / 中英文)
本报告基于小熊油耗APP所采集的2008到2014年份共计21万个有效车型样本的实际油耗数据,从车型、地区、品牌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实际油耗与对应的综合工况油耗的差异及原因。结果显示,年份越新的车型实际油耗与综合工况油耗的差异越大,2014年实际油耗与综合工况油耗的差异已经达到了127%。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工况测试条件因素等。
2015中国绿车榜手册(2015年9月 / 清洁交通项目 / 中文)
本手册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绿车榜,包括九个汽车类别与畅销车型榜单(TOP10/TOP5),其中,榜首车型获得中国绿车榜年度最佳绿色车型奖。本手册旨在引导消费者选择购买对环境和健康影响较小的绿色汽车。中国绿车榜是在联合国环境署、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和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每年由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进行评估和发布的公益项目。